中國讀書苦 高中女生看中美教育差異
--------------------------------------------------------------------------------
現年15歲的北京女孩張弛在北京讀完了小學之後,由於爸爸工作的關係舉家赴美,張弛的初中學業也轉移到了美國,在完成初中3年的學習後又隨著爸爸回到北京讀高中。在中美兩個完全不同的教育體系下學習的張弛覺得在中國讀書太苦了。
中國青年報1月5日報導,在張弛心中,從學生一天的時間表即可反映中國和美國教育的不同。在美國,每天早上7:45開始上課,11:50中午放學,午飯時間是半個小時,緊接著上下午的課,到了下午2:45一時的學習就結束了。雖然放學了,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會留在學校裡,參加各種小組:天文、籃球、棒球、壘球……。
張弛介紹,每年學校所在的區都要舉行各種學校間的比賽,所以學生們會放學以後的時間加緊準備這些活動,到了下午4:30,校車會準時把學生拉回家。家庭作業也不多,大概1個多小時就可以完成了。
回到中國後,由於要回國參加高考,張弛被送到離家50公里遠的一所北京附近河北境內的「高考能校」,與美國相比,壓力大大增加。
由於路途遠不可能每天通學,張弛只好住在學校的宿舍,學校為了保證學生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規定3個星期回家一次。平時,張弛每天要6:00起床,6:45就要上早自習,一天上12節課,所有的課結束時已是晚上10:30了。每天的作息非常緊湊,根本沒有休閒時間,面對這樣的生活張弛惟一的感覺就是:累。
美國學校在每學期結束時也有考試,據張弛介紹,在美國成績的計算是,平時作業成績占70%,考試成績占20%,還有10%是日常課堂實驗和課堂表現的成績。考試成績出來後,大家的成績分為A、B、C、D、E5個等級。大家重視的是成績的等級,而不會關心自己比別人是多了1分還是少了1分,當然也不會有按成績排隊這樣的事情。每個人考完試後都覺得很輕鬆。但是回國以後,學習對於張弛來說不再快樂。身邊的同學們不僅在為分數奮鬥,而且是在為每 1分奮鬥。而且由於考試成績和排名讓張弛明顯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讓充滿自信的她感到了不自在。
中美學生除了學習的時間有極大差別外,張弛覺得在課堂上的教育方式差異也很大。張弛介紹,在美國,老師最重視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參與,每節課由學生來參與的時間通常都要超過一半。每門課程經過一個小單元後,還會要求同學進行演講。每個同學都要自己動手準備一份電子幻燈片,用3~5分鐘在所有同學面前講出自己的觀點。張弛覺得,我身邊的同學個個都是「人物」,對什麼事情都能很自信說上兩句,而且對什麼事情都不發怵。
在張弛眼中,中國的課堂就顯得很沉重,學生參與的機會少了很多,更多的時間是老師講、學生聽。而且,中國的學生彷彿受過什麼訓練,頭腦中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套成形的解題思路。每次見到一道題後,馬上就能想到解題方法,這對在美國學習一段時間後的張弛來說是有些困難的。
張弛說,雖然在美國的幾年時間自己好像落下了很多知識,但是我能感覺到美國的教育更注重人的發展,培養得很全面,但是中國的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好像除了學習好再也沒有別的優點了。
美國的教育讓張弛感到了學習的快樂,但是也讓她感到了煩惱。張弛在北京小學時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剛到美國時學習成績也不錯,尤其是數學,但是時間長了,成績慢慢下來了。張弛介紹,美國的教育太開放了,管得太鬆了。學生要善於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大部分學生在這種「沒壓力」的情況下,學習不努力,很多人放學後根本不寫作業,這使得「美國教育的兩極分化非常明顯」。
在張弛眼中中國的教育「太嚴了」,學生只有努力學習才能考出好成績、考上好學校,有時甚至覺得學生是「在為考試而學習」,但是,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學校確實教會了學生很多知識,而且這些知識掌握得相當扎實。
Education Shock:台美高等教育的差異與衝擊 2008/10/25 03:51:25
本來想來美一年後再寫這篇文章,因為如果來的時間太短,容易因為新鮮感而過渡溢美,如果住得太久又恐被同化而失去客觀,但前日正好與友人談及這個話題,審度自己已過了留學的蜜月期跟失落期,應可就個人觀點來提供一些看法以就教網友,同時也可留待日後省思自我的成長與改變。然而因為我的經驗僅限於研究所甚至是博士班以上的高等教育,碩士跟大學部等其他部分因為我也沒有在美國讀書的經驗,所以不在我討論的範圍之內。
首先來談談美國高等教育的優點。
美國高等教育重視「原創」跟「實踐」,台灣高等教育則是重視「記憶」跟「歸納整理」。如同我先前談資格考的網誌所述,美國教育很鼓勵學生發揮創意,但是這種創意不是漫無標準的「狂想」也不是無建設性的「批評」,而是奠基於超越既有基礎上的「創意」跟能用以解決真正問題的「實踐」。以我這學期所修的兩門課為例,其中一門課的教授要求我們必須兩週交一篇五頁的reaction paper,大概可以翻成讀書心得。剛開始我用台灣的習慣,第一段寫導論,第二段寫文獻回顧,第三段寫分析,第四段寫個人的回應,結果發回來是個B。我滿心狐疑以為自己不夠努力,所以第二篇我參考了十幾本書,整理分析所有的相關理論,結果發回來還是B,而是連評語都只剩幾個字。後來跟其他老師討論後,我終於瞭解美國的文化,於是第三篇我只用了三本書,但是整篇都在討論我從理論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個人想法,結果這次得到A-,而且評語出現許多interesting, excellent。所以美國老師不希望學生花時間當文抄公去整理理論,而是要花時間去吸收去創新理論。
另外,美國教育非常重視「實踐」,這種實踐精神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學生通常都會被鼓勵或被要求去應用理論解決問題,另外則是要透過實作來學習理論。台灣學生一定不會陌生,理化老師常用黑板作實驗,學研究方法最多也只是同學間發發問卷練習。但是美國老師會要求你玩真的。當學生在一個學期上到一定程度後,老師就會開始發一些真實的case給我們,要我們能夠正確回答怎麼把正確的理論用於這些case的分析,研究方法也是要求學生要去想像一個故事,然後假設你是故事裡的研究者,你會面臨什麼問題要怎麼解決,最後則是寫出一篇可以通過學校研究機構審核的研究計畫書當作期末報告。從中可以看出,美國教育在乎的是學生是不是真的能夠完全瞭解並且正確的使用這些理論,而不是只在考試時候知道正確答案而已。
最後則是美國教育不重視「量」而重視「質」,不重視「結果」而重視「過程」。我必須誠實的說,扣除語言因素,美國研究所課業真的沒有台灣重,讀的書、papers,以及需要寫的作業,大概都只有台灣研究所要求的三分之二或一半多。但是美國教育非常要求學生一定要完全懂了,才能進入下一個單元。不像台灣老師總是急著把一個領域所有的理論在一個學期講完,美國老師通常會花三週只講一個重要的理論。但是這並不表示學生會很輕鬆,因為老師會把理論中所有鉅細靡遺的部分都要我們搞懂,換句話說,如果你真的把細節全部搞懂,你自然就可以想出跟理論原創者一樣的結論。這就像建構式數學,台灣老師只會教你結果2x2=4,但是美國老師會教你2x2=2+2所以等於4,如果你自己可以推導出理論,你自然會知道如何去正用應用理論。
所以,在美國的課堂上只要你能依照老師的進度學習,你一定可以完全弄懂那些課程範圍內的理論,並且可以因此創造出新的理論,這就是美國教育的價值所在。
談完優點,美國教育也充斥著許多缺點。
美式教育的最大缺點不在內容而在心態。基本上美國老師跟學生都是很自大的美國中心主義者,認為美國的一切都是最好,所以根本不屑學習他國的典章制度。事實上每年有將近三百萬到五百萬的國際學生來美國讀書,但美國各大學不但沒有利用這個機會趁機學習他國的事物,反而只當作賺錢的機會,實在非常可惜。這些國際學生,尤其是研究生,個個都是本國的佼佼者,也都是帶著自己國家的問題跟資料來美國學習,美國大可把握機會要求美國學生跟國際學生合作把這些資料挖出來,那絕對是最廉價也最正確最高品質的情報,但美國卻寧願花數十倍的金錢物力去搞情報也不願意放棄自大的心態。
再者,美式教育過渡重視實用反而忽視了一些對於基本價值的深度反省。以近來的金融風暴為例,美國雖然很快找出有校的解決方法,但那必須是在美式價值下的解決方法,所以政府不能隨意凍結問題銀行的資產,也不能直接把銀行收歸國有,結果並無法真正解決銀行問題。共享的價值觀固然是美國這個高度移民社會的主要凝聚力量,但也是導致許多美國社會問題始終無解的主因,更是社會科學進步在美國最大的障礙。
最後則是競爭價值觀限制了對於終極問題的追尋。在美國這個高度重視競爭的社會,你必須先證明你有價值,才有人願意投資,有人願意投資,你才有機會去追尋一些你真正想要找出答案的終極問題。以NASA為例,大家都知道美國在太空探索的領先地位,可是自從兩次太空梭失事後,NAS的經費就一直短缺,結果讓中國跟印度在太空研究領域迎頭趕上。因此在美國要從事研究,你就必須先考慮經費問題,自然就被贊助者的需求所困而無法真正發揮科學的求真精神。
總之,美國教育的最大優勢就是創意跟實用,而最大的缺點則是「封閉」跟「現實」。如果光看優點,你的確無法想出為什麼這種國家還會捅出雷曼兄弟這種漏子,但是如果你只看缺點的話,你也不會知道為什麼這個國家可以產生這麼多偉大的科學家。我想這些值得台灣的學術界朋友深思。
台美教育大不同 2009/07/16 09:11:21
時間過得好快,感覺才回台沒多久,又開始回美的倒數計時。回台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美國跟台灣的教育差異在哪裡?」,為了讓不同的朋友瞭解,我總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比較兩地教育的根本差異,但是在比較的過程中,我也開始思考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想借此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首先我都會說一個被當作是廢話的差異,那就是整個教育背後的精神差異。說起來籠統,但是差異卻很具體。美國的教育精神就在兩個字---實用。這種實用精神不光是指知識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教育與個人生涯規劃的連結。
在台灣我們都很熟悉一套模式,就是你只要把考試考好,自然可以依分數考到想要的志願學校,考到想要志願學校最後就可以考上好的大學,考上大學後只要努力讀書就可以考上研究所,然後畢業就可以有不錯的工作。所以我們的價值是鼓勵會考試的人,會在比別人花更少時間達到目標的人。換言之,一個人如果從小都是第一名,17或18歲順利考上台大,然後24歲研究所畢業,然後無論是考上博士班或到竹科工作,我們都會認為這是一位非常傑出優秀的人。
美國的教育制度卻恰好相反。不是美國不鼓勵年少成功,而是美國不認為衡量成功的目標只有一個。
去美國之前其實我有點擔心跟自卑,因為自己其實年紀已經老大不小,在國內教書的教授裡,有幾位年紀還比我小,更別提那些年紀幾乎要小我一輪的碩士班學弟妹,所以很怕去美國又是最老的,不知道該如何在一群小弟弟小妹妹自處。結果上課後我竟然發現自己只是「中段班」而已,老美同學裡多的是四五十歲的老大哥,跟我差不多大的有很多也都攜家帶眷反而像台灣這種「少年得志」的應屆同學很少。
後來跟美 國 老師同學熟了,從聊天中才知道,美國人並不是把唸書考試當目標,而是把唸書考試當作達成他們人生理想的手段。換言之,他們是因為在人生中面臨需要,才來讀大學,讀博士。例如有位FBI的老大哥,都快五十,因為要升任主管,所以來讀學位進修一些管理上的技術。所以老美從小就很清楚自己要幹什麼,然後一步步朝理想實踐,而教育就是幫這些老美實踐理想的方法。所以老美不會為了容易進好高中去讀音樂班,而會為了將來成為音樂家而讀音樂班。
從這種實用的思維,美國構築了它獨特的教育體制跟文化。美國的高等教育設計完全是「實用導向」,這種實用導向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理論與實務的結合。美國的教科書內容與課程設計都是與現實中的問題結合,教授也不會要求學生要博覽群籍,而是要求學生對於所學的理論必須完全理解並能應用在實際案例的分析。因此對於美國人來說,學校學到的知識就是要能幫助他們畢業後工作所需,而不是只為了拿去應付考試而已。
實用性的另一個層面是與學生個人生涯規劃的結合。我的指導教授曾對我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他說美國教育是要學生帶問題來,然 後在 博士班能過經過學習去解答自己帶來的問題。相反的,台灣學生很習慣到研究所再找問題,特別希望老師幫學生找研究問題,這是在美式教育裡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裡,人生是自己的,研究題目直接影響個人日後的生涯發展,怎麼可能由別人來幫忙決定?另一方面,為了配合學生的生涯規劃,美國的修課規定很彈性,修完必修課就可以考資格考,等論文題目確定才根據需要去修習必要的選修課程,同時只要研究需要,學生可以申請到別系甚至別校做研究跟修課,甚至到別國也可以,完全不會用各種規定來綁學生,而是盡量協助學生,這都跟台灣僵化的修業規定相差甚遠。
最後一個實用層次則是學習成果的評價。在台灣教育體制下,學生學習的成果反應在學業成績跟發表作品上。學業成績主要是根據考試還有報告成績,而考試都是把知識當題目來考,而不是去瞭解學生是否真正能理解跟應用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報告跟發表則將研究型論文跟文獻整理型論文放在同樣天平衡量,這在美國也是難以理解的。在美式教育裡,不可能接受那種沒有真正蒐集data分析data的報告跟論文。因此,台灣教育制度對於學生學習的評量過渡偏重知識的通曉跟記憶,比較忽略對於知識應用能力的衡量。
美式教育則非常偏重學生的理解應用能力。以我的系所為例,老師曾經出了一題資格考題,題目是「州長聽聞州立大學有教授跟教科書商勾結,刻意指定一些教科書然後跟書商拿回扣,今天你被認為教育顧問,請問你要如何設計一個研究來研究這個問題並寫成政策建議供州長參考」,學生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僅必須對各種研究方法的內涵跟使用限制非常理解,還要能發揮創意針對這種很特殊的研究對象設計出合理的研究計畫。這種考試的背後精神就是如果你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就表示你已經有了獨立研究的能力,這才是美國教育所期待的學習目標。
然而美國教育也並非都很完美,因為過於重視實用性,美國學生的基礎能力通常比較差,也就是我們常有美國人數學不好的那種印象。不是因為美國人笨所以數學不好,而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有需要就忽略了數學的學習。因此你在美國很可能會遇到一個公共行政學系 畢業的 博士並沒有看過Guy Peters或是James Q Wilson這些大師的著作,因為他的研究領域可能是財政或是選舉。另外一個布完美就是缺乏對於比較研究的興趣,美國學生只考慮在美國國內就業,所以對於研究別的國家通常沒有太大興趣,只會優先挑選他們周遭有關的研究問題,這也進一步導致了美國人對國際事務的無知。最後美國這種實用精神導致了思考上的短淺,因為是解決問題導向,所以美國的社會科學研究缺乏歐洲學術那種理論體系的建立。本體論跟認識論或許對解決問題沒有直接關係,但卻是學術研究最根本的基礎,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歐陸國家在理論創立上遠優於美國。
總之,沒有任何一種教育制度是完美無缺的,也沒有哪一種制度一定優於另外一種。重要的是不同制度之間如何相互學習,截長補短,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