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五法的主要內容和利弊分析

倉促修法比不修還糟? 改革五法通過 立院管太寬? ft.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 蘇彥圖 | 斐姨所思【阿姨想知道】 EP165 (youtube.com)

  1. 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

    • :提高行政透明度,讓立法委員能定期了解國家安全和重大政策,有助於民主監督。
    • :增加總統和行政團隊的負擔,可能會導致機密信息洩露的風險.
  2. 強化人事同意權

    • :加強立法院對高層人事任命的監督,確保任命過程透明公開。
    • :可能導致行政部門人事任命程序拖延,增加行政運作的困難.
  3. 藐視國會罪

    • :確保行政官員對國會負責,增強國會的權威和監督功能。
    • :可能被濫用為政治工具,用來打壓不同意見的行政官員.
  4. 立法院調查權及聽證權修正

    • :強化立法院的調查和聽證權,提升對重大事件的調查效率和透明度。
    • :可能侵害行政機關的自主權,導致行政與立法之間的權力爭奪.
  5. 正副院長記名投票

    • :增加透明度,讓選民能清楚了解立法委員的投票意向,促進民主問責。
    • :可能導致黨內派系鬥爭公開化,增加政治不穩定性.

Sources

  1. businessweekly.com.tw - 立法院在吵什麼?國會改革法案內容懶人包
  2. bbc.com - 台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你要知道的五大關注點
  3. tvbs.com.tw - 國會改革法案懶人包:立法院吵什麼?4大爭議內容條文一次看
  4. businesstoday.com.tw - 國會改革五法懶人包/立院大亂鬥到底吵什麼?法案內容
  5. yahoo.com - 國會改革引爆萬人抗議!懶人包解析5大法案爭議
  6. tvbs.com.tw - 懶人包/國會大亂鬥國會改革法案朝野吵什麼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五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這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調查權與聽證權、人事同意權等相關條文

以下是各方面的主要觀點:

  1. 總統國情報告:國民黨和民眾黨主張,總統應在每年3月1日前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並採即問即答形式
    然而,民進黨認為,《憲法》未賦予立法院「質詢」總統的權力,立院只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即問即答的方式可能違憲

  2. 藐視國會罪:國民黨和民眾黨主張,為強化立法院的監督機制,應將藐視國會罪入法
    然而,民進黨擔心藐視國會定義過於寬鬆,恐導致國會無限過擴權,破壞權力分立的原則

  3. 調查權與聽證權:國民黨和民眾黨主張,立法院可設立調查委員會或專案小組,對議案或立委職權相關事項行使「調查調閱權」
    然而,民進黨認為調查應尊重且不可侵犯各國家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權力,避免立院權力過度擴張

  4. 人事同意權:國民黨和民眾黨主張,補選副總統、彈劾正副總統、監察院、司法院、考試院正副院長等人事提名,需經立院同意,並舉辦公聽會,審查不得少於一個月
    然而,民進黨主張維持不記名投票,但也支持公聽會入法

這些改革的利弊主要取決於你的立場和你對國會權力的看法。一方面,這些改革可能會增強立法院的監督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立法院權力過度擴張,影響權力分立的原則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更多深入的 討論 和 考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國會改革五法
    全站熱搜

    ts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