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園地

一九九七◆三月春季

《創刊號》

 

 

     [回精選專文首頁]

台灣地震觀測

王乾盈/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

 

觀測歷史

  台灣地區開始使用儀器對地震進行觀測的時間可以溯及二十世紀初,至今已有一百年長的時間,在這一百年之中,依著觀測設備的日益更新,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1897-1935年

  這段時間是日據時期,台灣觀測地震的設備主要延伸自日本系統,將觀測業務置於氣象廳,並於全台各測候所內設置地震觀測站,共十六個。今日之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台東、花蓮、恆春、澎湖、阿里山、嘉義等氣象站均是,這些氣象站到目前為止仍設有地震測站。

  日據時期使用之地震儀都為機械式,放大倍率很小,只有幾十倍,至多一百倍,並以薰煙紙記錄。這時期記錄到的寶貴地震記錄,目前已製成微縮影片保存於中央氣象局的地震測報中心。


一九三五年台中神岡的地面斷層

  1935年新竹-台中烈震,災區在后里、神岡、清水及苗栗縣的獅潭至三灣一帶,共3,276人死亡,是為台灣地區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地震災害。

  1935年中部的大地震過後,有些測站的儀器更新為電磁式,並增設了新竹、宜蘭兩個觀測站。

第二個時期:1936-1972年

  此時期為台灣地震觀測低潮期,在設備上不但沒有增加,反而由於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儀器逐漸損壞的緣故,地震觀測近乎停擺。但是這段時期仍時有災害性地震發生,例如1946年新化地震、1964年白河地震。其中1964年白河地震,造成嘉義、白河、關子嶺地區106人死亡。

  所幸,此時期有世界地震觀測網(WWSSN)前來陽明山鞍部設立ANP測站,聊備一格。此世界地震觀測網除了觀測地震外,亦有監測核爆之功能,屬於冷戰時期之產物。

第三個時期:1973-1990年

  白河地震發生之後,政府鑑於台灣深受地震威脅,遂於1971年在國科會下成立「地震專案小組」(後來改隸屬於中央研究院,成立地球科學研究所),並於全省各地尋找山區岩盤場址,1972年底設立二十五個「台灣遙記式地震觀測網」(TTSN)。

  TTSN使用之儀器為美國Mark出產之L4C感應器或Kinematric之SS-1感應器。最初只有垂直分量,後來逐漸增加兩個水平分量。TTSN由於儀器感應靈敏,且為中央收錄,記錄時間一致,可偵測許多小地震,平均每年可收錄四千個以上。

  從這些地震分佈的位置,台灣附近板塊運動的形貌才逐漸明朗。因此,中研院TTSN的設立可以說奠定了台灣近代地震觀測之基礎。

  另一方面,氣象局的地震儀器也從1981年開始更新,採用美國Teledyne公司的S-13三向量感應器,設置十七個站。最初為數字式磁帶記錄,後來才改為電話傳輸至台北本局地震測報中心。

  到了1986年,由於花蓮外海連續兩個地震,造成台北地區如中和華陽市場倒塌的嚴重災情,加上此時期世界各地接連發生幾次大地震,政府遂決心建立新一代的台灣地震監測網,除了改組氣象局地震觀測單位為中心之外,並增加人力,大幅增設地震觀測站。

  新增的觀測站都經慎重挑選架設,至於原來設於都會區氣象站內的測站,則將感應器埋入一百或兩百深的井底,以提高偵測能力。

  氣象局地震觀測網後來增加至四十九個站,其中有八個站設於嘉義附近,用於偵測最危險的嘉南地震。

第四個時期:1990年至今

  到了1990年,氣象局地震中心的組織及業務已漸趨完備,為統一全國地震的觀測及發佈,中研院地球科學所所屬的TTSN二十五個站,遂移交氣象局,合併原有的四十九個測站,成立擁有七十四個測站之氣象局地震觀測網(CWBSN)。

  新一代CWBSN擴建完成後,台灣地震觀測開始步入現代化觀測的時期。

  這套地震資料,定位誤的準確性提升很多,而且大小地震(另有一套600個自由場測站的強震網TSMIP同時運作)都能涵蓋,平均每年觀測到的地震在一萬個以上,將本島在板塊作用下所引發的地震行為,鉅細靡遺的刻畫出來。

 

從觀測站到地震測報中心

  氣象局地震觀測網目前擁有七十四個測站,分布在台灣各地(包括群島區域),如右圖所示。

  哪些地方才適合設置觀測站?觀測站有哪些設備?偵測到的資料又是怎麼傳送的?地震測報中出心做了哪些事?這些都是令人好奇的問題,以下便是針對這些問題提供的解答。

一、設置地震觀測站的考慮

  選擇的地點必須相當安靜,以避免受到人為震動的干擾,而且地底下必須有堅硬、穩定的岩石基盤,而非鬆軟的土層,以免受到影響。

二、地震觀測站內部的儀器

  1. 一部不斷電系統,即使在停電的時候,地震儀感應器仍然不中斷記錄
  2. 一部數據轉換器,可以將記錄到的地震波轉換成為電訊數值資料
  3. 一條全天候專用的電話線
  4. 三部紅色的S13地震儀感應器,分別記錄二個水平方向、一個垂直方向的地震波,二十四小時無休止記錄
  5. 一部A800或A900強震儀,只有強震來臨的時候才會啟動記錄,平時不記錄

三、地震資料傳送方式

地震觀測站

  • 地震儀感應器執行二十四小時的偵測工作
  • 一記錄到資料,便馬上將資料經轉化成電訊數值資料
  • 利用全天候專用電話,二十四小時隨時回傳台北氣象局的地震測報中心

地震測報中心

  • 地震測報中心的數值轉換器將電話線傳回的電訊資料,再度轉回地震波,並且由數位接收器接收
  • 接收的同時,有類比記錄機同步繪製出地震觀測站最原始的地震波資料
  • 原始的資料載入電腦,利用資料處理的軟體,整理這些地震波
  • 整理好的資料建立地震資料庫,並且接上服務系統,想利用這些處理好的資料庫的人,就可以從學術網路上得到所需的資料

 

分析記錄結果

  觀測網所得到的地震現象,很明顯的與台灣複雜的地質構造及板塊運動有密切的關係,利用這些地震分佈情形,可探討台灣附近的板塊運動,但在此不加以詳述,僅指出下列重點,其他更多隱藏的訊息,仍有待大家共同探討。

  從板塊運動的觀點來看,台灣屬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弧陸碰撞帶的一部份,大致可以再細分為下列三個系統(右圖),包括:

  1. 東北邊之琉球海溝-琉球島弧-沖繩海槽系統
  2. 南邊之呂宋海槽-呂末島弧-菲律賓海溝系統
  3. 西南邊之南中國海板塊沿馬尼拉海溝向東隱沒

  這三個系統和台灣地震的來源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在了解它們的關係之前,有必要先對這個板塊運動背景有初步的認識。

  接著,將以這個背景進一步了解台灣東部外海的地震來源、台灣島上的地震來源,以及地震稀少區。

、東部外海地震震源區

  此來源區由北到南可分為三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它產生地震的獨特原因(下圖)。

  第一個是宜蘭外海的東西向地震帶(北韓24.8度),都為淺震。

原因:沖繩海槽是琉球海溝-琉球島弧-沖繩海槽系統的一部份,位於琉球島弧北面,是島孤後面張裂擴張產生的盆地。這裡的地震和這個海槽的張裂擴張有關。

  第二個為一個三角形地帶,三個頂點分別是南澳、花蓮,以及經緯度為122.5,24的地方,大小地震很多,尤其是經緯度為122.5,24這點,是大地震源源不斷發生的區域。

原因:這裡的地震受到菲律賓海板塊沿著琉球海溝-琉球島弧-沖繩海槽系統向北隱沒至歐亞大陸板塊之下的作用控制。地震最深可達500公里。

  至於第三個區域,則包括三條南北向地震帶(由東向西):
  蘭嶼-綠島(在成功上陸)
  經緯121度(在台東市上陸)
  沿潮州斷層一線

原因:這裡的地震顯然和菲律賓海板塊的呂宋海槽-呂宋島弧-菲律賓海溝系統在台東附近、以西北方向衝撞台灣的作用有顯著的關係。此外,南中國海板塊沿馬尼拉海溝向東隱沒的作用也有微弱的影響。

Ⅱ、島上地震震源區

  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有三種形態,真正的原因還不清楚(下圖):

  1. 通宵至埔里之間
    這個地震帶成西北-東南走向的線形分布,地震小而且淺,相信應該和斷層有關。
  2. 水里-溪頭-嘉義之間
    這個地震帶圍繞北港高區東南緣,常常發生災害性的大地震,非常值得擔心。
  3. 佳里-楠西-荖濃-利稻之間
    這是沿著北緯23.2度的幾個大地震(規模5以上),及其引發之餘震群。

原因:可能因為以澎湖為中心的北港基盤高區,阻擋了西北方向前進的板塊作用力,在嘉南麓山帶上累積地震變形能量,時而引發大地震。

Ⅲ、地震稀少區

  有四個地震稀少區:

  1. 中央山脈-雪山山脈變質岩區
  2. 桃園一帶之觀音高區
  3. 彰化-員林一帶之北港高區
  4. 高屏地區

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地區的地底下地溫梯度較高,也就是說,這些地區深處的岩石,比在同一個深度下其他地方的岩石溫度高。溫度高,岩石的剛性會變弱,變得比較具有塑性,不容易累積地震變形能量於岩石之中,因此就不易引發地震。

 

回頁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