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約有三百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八成以上的肝癌更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但民眾對如何保肝卻常「霧煞煞」,以民間流行的喝蜆精為例,醫師就表示,雖然蜆精可以補充蛋白質,但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喝多了,反可能導致肝昏迷。

今天是十月一日世界肝炎日,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等肝病防治團體舉行「世界肝炎日」宣導活動,呼籲民眾重視肝炎及肝癌的預防、篩檢及治療正確觀念。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簡榮南表示,肝硬化及肝癌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中,而慢性肝炎更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的最重要原因,但在台灣,有超過七成的帶原者因沒有明顯症狀,而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因此極易疏於防範,或因錯誤的保肝觀念,而導致病情惡化。

民間常見的保肝偏方琳瑯滿目,包括喝蜆湯、蜆精,或服用保肝丸、柴胡湯等中草藥製劑,看在醫師眼中,充其量都只能算是營養補充品,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喝多了,反而容易適得其反。

簡榮南說,以蜆精來說,雖然豐含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但就只是營養食品而已,對健康、體內已無病毒的B肝帶原者,補充這些高蛋白質,並不會對身體特別好,但對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而言,卻要留意正常或少量補充即可,以免喝過頭,反造成代謝不易、肝臟毒素過高,而導致肝昏迷。

他指出,門診中不難發現,的確有肝炎患者都在飲用蜆精,由於效果等同維他命,因此醫師多不禁止,只要不過量,有時還能達到「安慰劑」的效用,讓病患認為自己的症狀正在改善中,怕的是,有些來路不明的地下「黑藥丸」,可能摻雜類固醇等偽禁藥成分,造成傷害。

想要真正保肝,簡榮南強調,根本之道還是要注重適當、均衡的飲食習慣,規律的運動,再加上定期檢查,才能避免延誤治療時機及早期發現肝癌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