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
 
海爾·博普彗星在一棵樹的上方劃過

彗星,或稱掃帚星,是一種天體,由太陽系外圍行星形成後所剩餘的物質(如冰凍的氣體冰塊、塵埃)組成。彗星質量很小,只有地球質量的幾千億分之一,通常沿著扁平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繞行一周所需的時間由幾年至幾百萬年不等。部分科學家認為研究彗星可能可以揭露生命源起的秘密。

彗星以其拖著的長尾巴而得名,「彗」的本意就是。《說文》:「彗,埽竹也。」。而西方語言中的「彗星」一詞(如法語:comète;德語:Komet;英語:comet),來自希臘語κομήτης,意為「長髮」。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觀測到周期性圍繞太陽的彗星是「哈雷彗星」。中國古人把彗星叫做「星孛」,《春秋》記載,魯文公14年(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紀錄。中國晉書·天文志》載有:「彗星所謂掃星,本類星,末類彗,小者數寸,長或經天。彗星本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準確的描述了彗星的形態。

目錄

[隱藏]

成分與結構

組成性質

彗星的性質目前還不能確切知道,科學家通過彗星的光譜猜測到它的一些性質:光譜分析表明彗星存在有OH、NH和NH2基團的氣體,這很容易解釋為最普通的元素C、N和O的穩定氫化合物,即CH4,NH3和H2O分解的結果,這些化合物凍結的冰可能是彗核的主要成分。

結構

File:Cometorbit.png 
彗尾因受到以高速的高能粒子為主的太陽風吹襲,其運動方向總是背離太陽。而彗尾又分為兩部分。

彗星由彗核彗髮彗尾組成。彗核和彗發構成彗頭。

  • 彗核顧名思義為彗星的核心,大小通常在數十公里以內。
  • 彗髮為彗星接近太陽時因受太陽光的照射,讓被凝結成固體的氣體成分被蒸發出來,進而在彗核外圍形成反射太陽光的氣團,其大小可達十萬公里。一些彗星的彗髮外面還有一層「彗雲」,主要由氫原子組成,又叫做氫雲。
  • 彗尾為彗髮受太陽輻射或太陽風的吹襲,迫使部份彗髮物質向背離太陽的方向流動,成為長條型的彗尾,而彗尾又可細分為塵埃彗尾離子彗尾兩部份;塵埃彗尾多是白色而粗的,尾巴沿著彗星軌道而分佈,離子彗尾多為藍色而幼細的,尾巴直指太陽的反方向。大家可以看1997年4月的海爾‧博普彗星的照片便容易明白。

彗尾有單條,也有好幾條。彗尾長度可高達數百萬公里,甚至上億公里,因此人們可以透過肉眼或望遠鏡觀察到彗星與太陽間的互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距離太陽遠或者彗核不大等等的緣故,並非所有彗星都具有上面所述的這些結構。許多彗星只能通過望遠鏡觀測到,稱之為「暗彗星」。當海爾‧博普彗星還沒接近太陽(1995年8月發現~1996年末)或遠離太陽時(1998年初至今)就是這種看上去象橢圓的星雲般的形象。

軌道特性

 
行星的軌道、古柏帶與奧爾特雲的位置關係
左上圖描繪的是內行星與小行星帶以及橙色的木星軌道。在右上圖可以看到紫色的冥王星軌道以及古柏帶。左下圖塗成天藍色的奧爾特雲一直延伸到遠方,其範圍遠遠超過該圖所能表示的範圍。

彗星軌道多數是拋物線 ,少數是極為狹長的橢圓雙曲線,具有橢圓軌道的彗星,周期性地在太陽附近出現。彗星依照軌道週期的長短區分為短週期彗星長週期彗星兩種(見周期彗星列表),只要週期少於200年者為短週期彗星,反之則為長週期彗星。短週期彗星的軌道大多與黃道面同一平面,而長周期彗星的軌道可以和黃道面成任何夾角,比如百武彗星的夾角約為124度。而拋物線或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則被稱為非周期彗星。它們只接近太陽一次。

彗星的軌道還可能會受到行星引力的影響,改變原來軌道的形狀,尤其是通過行星軌道,非常接近行星的時候。如果由於行星的影響,而使彗星速度加快,則有可能使彗星脫離太陽系;當速度減慢時,長周期彗星可能會變成短周期彗星;非周期彗星甚至被捕獲,成為周期彗星。

也正是由於彗星軌道的奇異特性,致使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他是否是太陽系的一員。

周期彗星

彗星可根據運行軌道的不同分為三種類型:離心率e<1的橢圓、離心率e=1的拋物線和離心率e>1的雙曲線。而在橢圓型軌道上運行的慧星就稱為周期彗星。 周期彗星又可分為周期小於200年的短周期彗星和周期大於200年的長周期彗星。 但彗星的周期會受到大質量星體(主要是木星和土星)的擾動影響而改變。如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就是受到木星的擾動,從而使它偏離了原來的軌道並撞上了木星。

命名規則

在1995年前,彗星是依照每年的發現先後順序以英文小寫排列。如1994年發現第一顆彗星就是1994a,餘此類推,經過一段時間觀測,確定該彗星的軌道並修正後,就以該彗星過近日點的先後次序,以羅馬數字Ⅰ、Ⅱ等排在年之後(這編號通常是該年結束後二年才能編好)。如舒梅克‧利維九號彗星的編號為1993e和1994Ⅹ。

除了編號外,彗星通常都是以發現者姓氏來命名,但一顆彗星最多只能冠以三個發現者的名字,舒梅克·利維九號彗星的英文名稱為Shoemaker-Levy 9。

由1995年起,國際天文聯合會參考小行星的命名法則修改了彗星命名法[1],採用以半個月為單位,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的新彗星編號法。以英文全部字母去掉I和Z不用,將剩下的24個字母依順序,如1月份上半月為A、1月份下半月為B、餘此類推至12月下半月為Y。其後再以1、2、3..等數字序號編排同一個半月內所發現的彗星。此外為方便識別彗星的狀況,於編號前加上標記:

  • A/ 可能為小行星
  • P/ 確認回歸1次以上的短周期彗星,P前面再加上周期彗星總表編號(如哈雷彗星為1P/1982 U1或簡稱1P亦可)
  • C/ 長周期彗星(200年周期以上,如海爾·博普彗星為C/1995 O1)
  • X/ 尚未算出軌道根數的彗星
  • D/ 不再回歸或可能已消失了的彗星(如舒梅克‧利維九號彗星為D/ 1993 F2)

附 S/ 新發現的行星之衛星

如果彗星破碎,分裂成數個以上的彗核,則在編號後加上-A、-B..以區分每個彗核。回歸彗星方面,如彗星再次被觀測到回歸時,則在P/(或可能是D/)前加上一個由IAU小行星中心給定的序號,以避免該彗星回歸時重新標記。例如哈雷彗星有以下標記:1P/1682 Q1=1P/1910 A2=1P/1982 U1=1P/Halley=哈雷彗星。

目前有五顆天體被同時列入小行星和彗星的名單中,分別為:

 對人類文化的影響

彗星奇特的形態,加上偶爾才能看到,古代許多地區的人們都把它視作上天的一種徵兆。在中國古代,人們把它看作災禍降臨的不祥之兆,稱之為「災星」。歐洲曾經把它當作上帝給予的預示。錢鍾書說:「古人每借天變以諫誡帝王」,「以彗星為『天教』、熒惑為『天罰』」,「然君主復即以此道還治臣工,有災異則譴咎公卿」[2]

參考文獻

  • 《彗星─性質及觀測方法》,香港太空館編製,香港市政局出版,1986年初版,1997年3月再版;ISBN 962-7054-08-8/UC 10641

注釋

彗星的彗尾


彗髮物質受太陽輻射和太陽風的吹襲,迫使部份彗髮物質向背離太陽的方向流動,形成長髮狀的彗尾,彗尾通常遠離太陽。

彗星很近太陽時,彗尾更進一步發展成兩部份:離子尾(或稱氣尾gas tail) 與塵尾。離子尾物質的顆粒很細,且大多是游離態的分子,受太陽輻射與太陽風的影響較大,筆直遠離太陽。而塵尾粒子的顆粒較大且大多為中性粒子,受太陽輻射的影響較小,形成分佈較廣且略彎曲的塵尾。

彗星塵埃尾的圖,塵埃尾(或反尾都是以氣體為主的彗尾。
霍姆斯彗星 (17P/霍姆斯)在2007年顯示出藍色的離子尾(在右邊)。

彗尾彗髮是彗星在內太陽系受到太陽照射,從地球可以看見的結構,是直接反射陽光的灰塵和從發射出光輝的離子化氣體。多數的彗星都很暗淡,必須用望遠鏡才能看見,但是每十年左右,都會有幾顆亮到可以用裸眼直接看見的彗星。

每顆彗星的氣體和塵埃噴流形成的彗尾都是獨特的,指向的方向也都略有不同。塵埃尾會被拖曳在彗星軌道的後方,他經常會因為曲線的形狀而形成反尾。同時,由氣體構成的離子尾永遠都指向被像太陽的方向,因為這些氣體受到太陽風的影響遠比塵埃來得強烈,跟隨的是磁力線,而不是軌道的路徑。從地球觀測的視差有時會使彗尾看似指向相反的方向[1]

彗星固體的核心大小一般不會超過50公里的直徑,但是彗髮可以比太陽還要大,並且彗尾的長度可已超過1天文單位(1億5千萬公里)或是更長[2]。 對反尾的觀測在太陽風的發現上有著重大的貢獻[3]。離子尾的形成是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對彗髮產生光電效應的結果。一旦質點被游離,它們會獲得淨值為正的電荷,並且產生"誘導磁層"包圍著彗星。彗星和誘導磁場對向外流動的太陽風粒子形成一個障礙,彗星在軌道上相對於太陽風的速度是超音速的,因此在太陽風流動方向的彗星前端形成弓形震波。在這個弓形震波,彗星高濃度的離子(稱為"吸合離子")聚集並"載入"活動中的電漿與太陽磁場,而這些場線披覆在彗星的周圍形成了離子尾[4]


目錄

[隱藏]

 尾的形成

外太陽系,彗星依然維持著冰凍的狀態,由於它們的體積很小,因此很難被偵測到。從統計上,哈柏太空望遠鏡可以檢測在古柏帶中非活動狀態下的彗星[5][6],但這些檢測結果仍受到質疑[7][8],並且未能獨立的被驗證。當一顆彗星接近內太陽系太陽輻射導致彗核內的揮發性物質蒸發,並且夾帶著塵埃顆粒一起流出。這些被釋放出的塵埃和氣體形成一個極為巨大,但也極端脆弱的大氣層包圍著彗星,稱為彗髮 ,太陽的輻射壓太陽風施加在彗髮上的力導致一個巨大的彗尾形成,並且它的方向永遠是離開太陽的。

彗尾的流失

播放影片
恩克彗星彗尾的流失。

如果離子尾是充分發展的,則磁場在某一點上會擠壓在一起,在某一段距離上的離子尾會發生磁場重聯的現象,這會造成"彗尾不連接事件"[4]。這種現象已經多次被觀測到,最顯著的是當恩克彗星在2007年4月20日通過CME的物質時,彗尾數度完全的被切斷。此一事件是日地關係天文台觀測到的[9]

在1996年,發現彗星會輻射X射線[10]。這令研究人員很驚訝,因為X射線輻射通常只出現在高溫物體。這些X射線被認為是由彗星和太陽風的交互作用生成的:當高電荷的離子飛行通過彗星的大氣層時,它與彗星的原子和分子碰撞,"搶奪"了彗星的一個或多個電子。這種掠奪導致X射線和遠紫外線光子的輻射[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