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 http://sa.ylib.com/circus/circusshow.asp?FDocNo=1054&DocNo=1657&CL=11

聖嬰或反聖嬰現象發生時,會對颱風生成造成怎樣影響?根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定義,在Ni3.4區域(太平洋上北緯5度到南緯5度之間、西經120度到170度之間),若連續五個月平均海溫高於歷年平均值0.5℃以上,就是發生聖嬰現象;若低於0.5℃,就是反聖嬰。根據中央氣象局分析過去50年西北太平洋發生颱風個數及侵台颱風個數,發現聖嬰及反聖嬰現象,與當年颱風生成個數及侵台個數,相關性都不明顯。

但聖嬰與反聖嬰現象,卻會明顯影響颱風生成的位置。聖嬰年時,因Ni3.4區域的海溫升高,連帶使附近區域海溫也較高,而海溫是生成颱風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西北太平洋主要生成颱風位置會東移,靠近Ni3.4區域,以東經140度到160度之間較多。

反聖嬰年時,大洋洋流越往西海溫越高的效應發揮作用,海溫高的區域明顯西移,使西北太平洋主要颱風生成位置也跟著西移,以東經120度到140度之間較多,也就是說,颱風的生成位置,大多比較靠近台灣。過去100多年,西北太平洋地區每年平均生成26.7個颱風,其中3.6個會行經台灣附近,3.1個會侵襲台灣。以月份來看,8月就佔了約1/3,而7、8、9月合起來,則佔了80%。1914年有八個颱風侵襲台灣,是史上最多,1941及1964年則連一個都沒有。

反聖嬰年時,因為較多颱風生成位置比較靠近台灣,所以在距台灣東方很遠的海面上就北轉的機率減低,也就是侵襲台灣的機率似乎應該提高;但是吳德榮說,根據以往資料統計,並沒有發現這種情況,原因目前還無法解釋。

越大的颱風通常越強,但並非一定

颱風大小的定義,是從颱風中心,一直到平均風速每小時50公里(約每秒14公尺,相當於七級風)的地方,稱為「暴風半徑」;在暴風半徑內的區域,稱為「暴風範圍」。颱風的大小有時相差很多,大的颱風暴風半徑可超過400公里,小的只有150公里。颱風的大小和強弱,經常都是正相關,也就是越強的颱風,通常暴風範圍也就越大;但這並非絕對,也有些颱風半徑雖然不大,強度卻很強。

【意猶未盡嗎?請參閱自科學人2007年8月號】

 資料來源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un/21/today-life12.htm

反聖嬰 現象 對 颱風 的影響

反聖嬰,估今年4至5個颱風侵台

襲台數略高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日本氣象廳公布,反聖嬰現象已逐步發酵,氣象學者余嘉裕教授指出,若反聖嬰現象形成,今年颱風季颱風生成個數會低於平均值二十六點七個,預估只有二十二至二十四個,但今年侵襲台灣颱風個數比平均值三點一個高出一至兩個,估計今年約有四到五個颱風侵襲台灣。

形成區域近台灣

文大大氣科學系主任余嘉裕表示,今年幾乎可確定是反聖嬰年,颱風生成相對位置比較靠近台灣,大約在菲律賓東方海域,由於颱風生成後可增強時間較短,很可能在颱風形成後一兩天之內就影響台灣,但影響的強度相對較弱。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指出,反聖嬰年的颱風季,的確有「生成颱風總個數偏少、生成位置接近台灣、侵台時威力相對較弱」的趨勢,今年雖有可能出現反聖嬰現象,但颱風個數是否會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尚待觀察。

生成數偏少趨勢 延續

至於今年可能生成與侵襲台灣的颱風個數,吳德榮說,氣象局仍在進行資料分析整理,預定二十九日公布。但他也指出 ,去年颱風生成個數偏少趨勢將延續到今年,預計今年颱風生成個數會低於平均值。

根據氣象局統計一九五一年至二○○六年資料,西北太平洋每年約生成二十六點七個颱風,去年生成總數為二十三個,遠低於平均值。

余嘉裕指出,根據一九六五年至二○○三年統計,比較明顯的反聖嬰年為一九七○等六個年份,共生成一百三十二個颱風,反聖嬰年颱風平均生成個數為二十二個,低於平均值,估計今年颱風生成個數大約二十二至二十四個。

氣象達人彭啟明指出,日本氣象廳最近公布資料顯示,今年三至五月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水溫度,皆比平均值低零點五度以上,顯示出現反聖嬰徵兆,日本氣象廳更預估,反聖嬰現象將持續到十月底。

颱風遠道而來 結構較扎實

若是在聖嬰年時,余嘉裕指出,颱風生成位置比較偏東方,颱風中心距離台灣位置較遠,襲台之前有足夠的時間,吸收海水與熱能,讓颱風的結構更扎實,颱風強度相對更強,像是一九九一年的聖嬰年,當年二十九個颱風生成,台灣發佈八個颱風警報,其中強烈颱風就有艾美等四個,輕度颱風僅有一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