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1061809818 感謝 ↖神奇o伊卡洛斯↘愛って何? 大大的提問 ? 更加 感謝 肉鬆 大大的文章 ! |
米蘭科維奇循環是說明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變化關係,
是造成冰河期與間冰期的主要原因。
學說提出主要三點
1.地球公轉軌道離心率的變化
塞爾維亞數學家米蘭科維奇於1920年代發現,
受到太陽系其它行星的重力影響,
地球公轉軌道會漸漸產生變形,在接近圓形與橢圓的軌道之間來回變動,
使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產生微妙的變化,其週期大約為十萬年。
而偏心率大小影響太陽輻射地球的年累積量,
偏心率越大,年輻射量越小。
也就是說,地球距離太陽愈遠,接收的輻射量愈小,反之,則相反。
2.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的變化
地球自轉軸傾角介於22~24.5度 (目前約23.5度),
變動週期約為4萬年,是造成四季變化的主因,
因傾角愈大一夏季時,高緯度地區接收太陽的輻射量就愈多,
也就是說,傾角愈大,四季愈明顯,反之,則相反。
3.地球的歲差
因為地球並非正圓球,赤道略微突出,
所以說,地球像是一顆陀螺,除了自轉之外,它的轉軸也在繞圈晃動,
看似作圓錐運動,一直和黃道面保持23.5度,只是指向不停地變動。
在力學上,這個現象稱為進動,
在天文上,這個現象稱為歲差,
週期約2萬6千年。
而這些現象都影響了地球的年輻射量,
若夏季的太陽輻射量變弱,不足以溶化上一季的冰雪,
冰雪反射太陽輻射量增加,產生更多的冰雪的正回饋機制,
造成冰線往低緯度擴散的現象,則稱之為冰(河)期。
最好的例子就是台灣海峽,距今約1萬8千年前,台灣海峽是不存在的。
米蘭科維奇理論儘管能說明冰期週期,但仍存在疑點,
1.由軌道偏心率引起的10萬和41.3萬年兩個週期,
所對應的太陽輻射量的改變很弱,而實際氣候表現上它很強,
比與黃赤交角和歲差所相應的周期要強得多。
2.偏心率的改變僅能引起太陽輻射有0.2%的變化,
用能量平衡模式模擬的結果說明它不足以引起冰期-間冰期的變化。
3.考慮歲差的影響,也只會使得冰線緯度下降4°~5°,
並不足以擴散至低緯度。
一部米蘭科維奇循環小短片
提供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zXUFJWVrHE
P.S.整理這些相關資料花了不少時間 如幫得上忙 請支持
是造成冰河期與間冰期的主要原因。
學說提出主要三點
1.地球公轉軌道離心率的變化
塞爾維亞數學家米蘭科維奇於1920年代發現,
受到太陽系其它行星的重力影響,
地球公轉軌道會漸漸產生變形,在接近圓形與橢圓的軌道之間來回變動,
使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產生微妙的變化,其週期大約為十萬年。
而偏心率大小影響太陽輻射地球的年累積量,
偏心率越大,年輻射量越小。
也就是說,地球距離太陽愈遠,接收的輻射量愈小,反之,則相反。
2.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的變化
地球自轉軸傾角介於22~24.5度 (目前約23.5度),
變動週期約為4萬年,是造成四季變化的主因,
因傾角愈大一夏季時,高緯度地區接收太陽的輻射量就愈多,
也就是說,傾角愈大,四季愈明顯,反之,則相反。
3.地球的歲差
因為地球並非正圓球,赤道略微突出,
所以說,地球像是一顆陀螺,除了自轉之外,它的轉軸也在繞圈晃動,
看似作圓錐運動,一直和黃道面保持23.5度,只是指向不停地變動。
在力學上,這個現象稱為進動,
在天文上,這個現象稱為歲差,
週期約2萬6千年。
而這些現象都影響了地球的年輻射量,
若夏季的太陽輻射量變弱,不足以溶化上一季的冰雪,
冰雪反射太陽輻射量增加,產生更多的冰雪的正回饋機制,
造成冰線往低緯度擴散的現象,則稱之為冰(河)期。
最好的例子就是台灣海峽,距今約1萬8千年前,台灣海峽是不存在的。
米蘭科維奇理論儘管能說明冰期週期,但仍存在疑點,
1.由軌道偏心率引起的10萬和41.3萬年兩個週期,
所對應的太陽輻射量的改變很弱,而實際氣候表現上它很強,
比與黃赤交角和歲差所相應的周期要強得多。
2.偏心率的改變僅能引起太陽輻射有0.2%的變化,
用能量平衡模式模擬的結果說明它不足以引起冰期-間冰期的變化。
3.考慮歲差的影響,也只會使得冰線緯度下降4°~5°,
並不足以擴散至低緯度。
一部米蘭科維奇循環小短片
提供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zXUFJWVrHE
P.S.整理這些相關資料花了不少時間 如幫得上忙 請支持
參考資料 http://www.dljs.net/dlsk/21131.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