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Titan,又稱為泰坦星)是環繞土星運行的一顆衛星。它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個。在1655年3月25日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發現,它也是在太陽系內繼木星伽利略衛星發現後發現的第一顆衛星。由於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因此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科學家也推測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體的基礎。土衛六可以被視為一個時光機器,有助我們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揭開地球生物如何誕生之謎。

 

名稱

惠更斯簡單的把這顆他發現的衛星稱為Saturni Luna(土星的月球)。之後,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為了表達對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敬意將發現的四顆衛星——土衛三忒堤斯),土衛四狄俄涅),土衛五瑞亞),以及土衛八伊阿珀托斯)——命名為Sidera Lodoicea(意指「路易之星」)。天文學家依據習慣把這五顆衛星以數字加以編號,其他的衛星則被稱為「惠更斯衛星」或「土星的第六顆衛星」(以當時所知道、各衛星距離土星的距離,由近至遠排列)。至於土衛一彌瑪斯)和土衛二恩克拉多斯)則是在1789年被發現。

土衛六的英文名稱「泰坦」和其他另外七顆當時已知的土星衛星的名稱,都是由約翰·赫歇爾爵士命名的(約翰·赫歇爾是威廉·赫歇爾爵士之子,而威廉·赫歇爾是土衛一土衛二的發現者)。約翰·赫歇爾在1847年出版的《在好望角天文觀測的結果[1]一書中把這顆新衛星命名為「提坦」,提坦在神話中是克羅諾斯(他的羅馬神話的對應者薩圖爾努斯土星神)和他的兄弟姐妹們的統稱。

物理特性

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其體積甚至比行星水星還大(雖然質量沒有水星大),在太陽系中它的大小僅次於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但最近的觀測也顯示其濃密的大氣可能使人高估了它的直徑。

土衛六平均半徑2575公里,質量1.345×1023公斤,平均密度1.880×103公斤/米3。土衛六環繞土星公轉的軌道半長徑為1,221,850公里,偏心率0.0292,軌道平面與土星赤道面的交角為0.33°,公轉周期15天22時41分24秒。土衛六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同,這一點與月球類似。土衛六有濃密的大氣,主要成分是,表面大氣壓力1.5×105帕斯卡,表面溫度-178℃。

土衛六質量與木衛三木衛四海衛一冥王星大體類似。土衛六一半是一半是固體材料。在多個不同結晶狀冰層下方有直徑約3,400公里的固體核心,其內部應該因重力之故仍保持著熾熱狀態。雖然土衛五以及其他的土星衛星也有類似的固體核心,但由於土衛六的體積巨大造成更強烈的重力壓縮,而使得其核心密度較其他衛星高出許多。

 大氣情況

土衛六是目前已知擁有真正大氣層的衛星,其他的衛星最多只是擁有示蹤氣體。在1944年時使用光譜學技術觀察土衛六的古柏(Gerard P. Kuiper)是第一個發現土衛六有大氣存在的人,他發現土衛六大氣的甲烷局部壓力高到100毫巴,而多年後航海家太空船的觀測也證實土衛六上有大氣存在。濃密的大氣反射了大部分的光線造成反溫室效應(Anti-Greenhouse Effect),使得土衛六的地表寒冷異常。事實上,土衛六的大氣壓比地球還要大,其地表壓力是地球表面的1.5倍,且由於其高密度與較小的重力,假如今天人類站在土衛六地表上,可能光只靠揮動手臂的力量就足以讓自己在土衛六的大氣中飛行。早年時由於土衛六表面濃密的雲層遮蔽了所有可見光的進出,在光學觀測時代人們並無法直接觀察到其地表,因此只能推論其表面大部分應是固態或液態乙烷。後來人們透過裝置在地球上的電波望遠鏡進行觀測發現土衛六表面並沒有大範圍的乙烷海洋,不過仍然有可能存在小型的乙烷湖泊[2]在2008年8月1日,科學家對卡西尼太空船傳回的照片進行研究,證實了泰坦上面有湖泊。除了阻礙人們從地球直接觀察其地表外,由於土衛六的大氣實在太厚,太陽的光線幾乎無法穿透,該衛星的表面可說是一片昏暗,因此當卡西尼號釋放出惠更斯探測器降落在土衛六上時,惠更斯號雖然成功地傳送回許多現場照片,但卻因為光線過度微弱而無法從照片中判讀出土衛六表面實際上的狀況。

土衛六大氣的98.44%是氮氣——太陽系中惟一除了地球外的富氮星體——那裏還有大量不同種類的碳氫化合物殘餘(包括甲烷乙烷丁二炔丙炔丙炔腈乙炔丙烷,以及二氧化碳氰化氫氣。這些碳氫化合物被認為來自於土衛六上層大氣中的甲烷。當甲烷因為太陽輻射而發生反應就會產生濃密的桔紅色煙雲。土衛六表面那像是被塗上了一層柏油的有機物沉澱叫做tholin。土衛六沒有磁場保護,所以當它有時運行在土星磁氣層外時,便直接暴露在太陽風之下。這導致大氣電離並在大氣上層釋放出一些分子。

在接近表面時,土衛六的溫度大約是94K。水冰在這種溫度下會昇華,所以大氣中會有少量的水蒸氣存在。土衛六表面除了覆蓋全球的迷霧之外也有各種不同的。雲可能是由甲烷,乙烷或簡單的有機物組成。其他稀有的複雜化學物質是土衛六在太空外觀呈現橙色的原因。

2004年11月卡西尼號飛越過土衛六照片中明亮多雲的南極,但並未發現期望的甲烷存在。這令科學家們困惑,對雲成分的相關研究仍然在進行中,我們過去關於土衛六大氣的知識可能需要重新書寫[2]

2004年卡西尼號觀測大氣的結果發現土衛六大氣「超級旋轉」,就像金星那樣,其大氣要比表面旋轉快很多。

表面特徵

在這張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六照片中,中部偏右的那個亮區被稱為"上都"(Xanadu,世外桃源),人們對那兒到底是什麼仍然一無所知
土衛六的偽彩色照片,展現了土衛六表面細節和大氣狀況。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攝於2004年11月26日
ESA惠更斯號探測器登陸土衛六後拍攝的第一張照片

2004年,人類對土衛六的表面地圖的瞭解仍然是非常缺乏瞭解的。無論如何,人類使用哈伯天文望遠鏡紅外線卡西尼-惠更斯號拍攝到一個高亮度,有澳洲大小區域的圖片。這個區域的非正式名稱是上都區(Xanadu Regio,世外桃源);沒有人知道那裏是什麼樣。類似的哈伯太空望遠鏡、凱克望遠鏡甚大望遠鏡還觀測到土衛六上另外一片大小相近的深色區域,人們推測那裏可能是液態的甲烷乙烷海洋,但卡西尼號觀測的數據發現可能是其他物質。卡西尼號還發回大量土衛六高解析度地貌圖像,其中包括謎一般的線狀條紋,一些科學家認為那可能是地殼構造運動產生的。

2004年11月26日的一次飛越土衛六的觀測,發現土衛六光滑的表面上只有很少的衝擊環形山,這些環形山在光線的作用下明暗對比強烈。這大概是土衛六或烴落入環形山或火山噴發活動活躍造成的經常地殼重構所致。探測器的分光器發現亮區和暗區發射的太陽光波長一樣,這就意味著它們可能由相同的物質組成(或者至少是覆蓋著相同的物質)。至於到底是什麼物質,人們依然不清楚。人們曾希望憑藉探測器觀測物體或液體反射光線而發現的烴湖或烴海並未被探測到。這使得科學家懷疑土衛六表面可能是完全呈冰狀或泥濘狀態。

為了更好的瞭解表面地貌,卡西尼太空船在飛近土衛六時使用了雷達遙感測繪技術。傳回的第一張圖片就展現地表是一個複雜,崎嶇與平坦並存的區域。這種地貌看來應該是由火山造成的。火山可能噴發出水和氨水。另外也發現了一些好像風蝕產生的條紋狀地貌。還有一些看起來是已經被填平的衝擊環形山,其中的液體可能是液態烴。湖中有或沒有什麼現在仍然無法確定。另有一些區域返回的信號看來,但其他的解釋仍然存在。土衛六看起來真的很光滑,表面沒有高於50米的地貌。[3]

參見土衛六地貌列表

對土衛六的探索

航海家1號航海家2號曾經檢視過土衛六。航海家1號曾試圖儘可能的接近土衛六;不幸的是,航海家1號上沒有儀器能夠穿透土衛六上的迷霧,因為當時根本不知道上面有雲層的存在。多年之後,在對航海家1號桔色濾鏡拍攝的圖片進行複雜的數位處理後,仍然沒有能夠解釋如世外桃源地區和香格里拉地區明亮和黑暗地貌的成因[4],但從那時起,這些地區就開始被哈伯天文望遠鏡用紅外線加以觀測了。航海家2號只是粗略的檢視過土衛六,航海家2號團隊必須從「調整軌道讓航海家2號詳細檢視土衛六」和「使用另外一個訪問天王星海王星的軌道」中選取一個。由於航海家1號沒有能夠觀測到其表面地貌,航海家2號團隊選擇了後一個方案。

卡西尼—惠更斯號已在2004年7月1日到達土星,並且開始使用雷達測量土衛六表面地形的工作;卡西尼探測器在2004年11月26日飛躍到土衛六上方並且拍摂下很多高解析度的土衛六表面圖像,展現了人眼從來沒有見過的明暗斑塊。卡西尼號在2004年12月25日聖誕節釋放出了惠更斯號,惠更斯號在2005年1月14日進入土衛六大氣層進行詳細探測。惠更斯號探測器可在土衛六的大氣中燒毀前將相關數據發回。

惠更斯號探測器在2005年1月14日登陸土衛六。

科幻作品中的土衛六

土衛六 - 和地球如此相似 !!
除了具有大氣之外,「泰坦」和地球可能還有更多的共同點。
 

惠更斯號在降落的過程中,對土衛六地表拍攝的照片,與地球上河川的形貌十分相似。
2004年平安夜那天,在距離我們12億公里之外,歐洲太空總署(ESA)的惠更斯號探測器脫離了共同航行七年的卡西尼號太空船,獨自落入土衛六「泰坦」(Titan)的濃密大氣裡。2005年1月14日,在眾多天文學家的歡呼聲中,惠更斯號傳回了成功降落的訊息。這是除了月球之外,人類的儀器首度登上衛星。土衛六是浩瀚太陽系中目前所知唯一具有濃密大氣的衛星,自從1655年3月25日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發現它後,其神秘的面貌便一直隱蔽在濃厚的大氣底下。終於在350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可以靠近點仔細瞧瞧了。

在惠更斯號墜入大氣的過程,直到距地表約20公里高處,才脫離由有機分子形成的霧霾層(haze)。這是之前觀測所發現,存在大氣上方的一層霧狀構造。由惠更斯號的偵測,發現其厚度竟向下延伸達200公里之多。也就在約20公里高處,惠更斯號所負載的氣相層析質譜分析儀(GCMS)偵測到甲烷濃度突然提高,研究人員據此研判大氣中有「甲烷雲」存在,甲烷雲是因甲烷凝結在碳水化合物微粒上而形成。隨著逐漸降落,惠更斯號也拍攝了地表的照片,照片中可見許多樹枝狀分佈的彎曲溝渠,由較明亮的高處向低處蜿蜒,簡直就像地球上河流的航照圖。當惠更斯號降落地表,藉探測器底部的阻力鑽測計(penetrometer)測量撞擊的力量及阻力,發現降落處的地質就像潮濕的沙地。接著,在降落後的三分鐘內,惠更斯號還量測到甲烷濃度提高了30%,很可能是惠更斯號底部的高溫,造成周遭液態碳水化合物蒸發所致。

土衛六表面的冰狀卵石,其圓滑情形顯示可能曾遭液體侵蝕。
另一方面,不同於惠更斯號的直接降落觀測,卡西尼號一直持續著它環繞土星系統的旅程,並且在多次近距離靠近土衛六時,拍攝到許多更為全面的景觀。在2005年3月10日的《自然》中,卡西尼研究團隊分析了多幅由科學成像次系統(ISS)所拍攝的影像,ISS運用不易為甲烷吸收的紅外線觀測,因此得以一窺土衛六面貌。除了目前不受陽光照射的北極地區以外,ISS得到的反照率分佈圖幾乎涵蓋了整個土衛六地表,可供分析較細微的構造及大氣的分層結構。

研究人員研判,ISS影像中反照率的不同,是由沉澱物質所造成,例如陰暗處表示有較多碳水化合物堆積,而明亮處則主要為水冰。陰暗處可能是甲烷雨的沖刷,使碳水化合物逐漸堆積在凹陷的區域,而惠更斯號在降落處的觀測情形,也證實了較陰暗處地勢較低的看法。

在土衛六的平流層外,有層薄霧環繞,經分析認為這就是航行者一號、二號探測船所曾觀測到分離的霧霾層,但現在的高度(500公里)比航行者發現時高了150~200公里,因此霾霧的產生或循環強度可能是有季節性的。
在ISS影像中,也可以看出彎曲的河道構造。而有些呈筆直延伸的大尺度暗線,可能是如斷層般的地質現象。此外還有幾個隕石坑般的構造,雖然大氣可以阻擋隕石撞擊,但以土衛六形成的歷史看來,在地表上看到的隕石坑數量還是太少,可見它曾經歷過風蝕、河水侵蝕搬運或火山等地質作用而使地貌重塑。在極區與赤道區,地貌則有明顯的差異,可能是季節變換下日積月累的結果。例如,在高緯度地區,河流較寬、較深且長,可能是因為極區降雨較多的關係(南極上空有較多的雲層)。

ISS也針對土衛六的大氣結構做了詳盡的分析。土衛六的雲主要分佈在南極上空,在卡西尼號不同時間的觀測中,這些雲呈現出不同的形態,顯示有積雲對流的現象;其次是中緯度地區的雲,有些呈東西方向拉長,數量較少,但在短時間內即有明顯的變化,由此測量低層大氣的風速,發現風是由西向東吹,且在南緯約38度的風速最高,大約是每秒34公尺,相當於地球上的12級風(颶風),比土衛六本身的自轉速度還快,首度證實了土衛六對流層的超迴轉現象(super-rotation)。

平流層上方的霧霾層,在低中緯度地區的上空,呈現出至少有12層的構造,並延伸至距地表數百公里外。
儘管有許多推論都認為土衛六表面的確存在液態物質,然而,在這許多發現中,始終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實。在反照率的分佈圖中,也沒有出現液態物質應會有的較強反射。不過,我們對土衛六的探索才剛開始,卡西尼號在接下來三年多的航程中,還有41次靠近土衛六的機會,期望能解開更多的謎團。除此之外,卡西尼號也持續觀察土星與其他衛星,許多未曾見過的景象正陸續一一呈現在你我眼前。關於卡西尼號的最新訊息可參見網頁www.nasa.gov/mission-pages/cassini/main/index.html。

土衛六驚現生命存在證據
2010年06月07日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4日報道,科學家發現證據表明,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上有生命存在。

    從他們發現的線索來看,原始的外星生命在土衛六的大氣層中呼吸,以衛星表面的燃料為食。

    這一驚人發現來自一枚繞軌道運行的宇宙探測器,科學家們分別在兩份報告中進行了論述。

    美國航天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分析了土衛六表面復雜的化學組成。土衛六是已知惟一有著厚厚大氣層的衛星,其表面有山脈、湖泊和河流,宇航員們稱之為太陽係中與地球最相似的星體。

    科學家早已發現土衛六上存在有機化學物質。但土衛六表面的液體不是水,而是甲烷。科學家估計,土衛六上的生命是以甲烷為基礎的。

    《國際太陽係研究雜志》月刊發表的報告顯示,穿過土衛六大氣層的氫氣在衛星表面消失,說明它可能被外星生命吸收。

    《地球物理研究雜志》月刊發表的另一份報告稱,土衛六表面缺少一種化學物質,科學家認為它也許是被生命消耗掉了。

    科學家曾估計,陽光與大氣層中的化學物質發生作用產生的乙炔下沉覆蓋了土衛六表面。但“卡西尼”號在那裏沒有探測到乙炔。

    有專家提醒,這些結果可能有其他原因。

    但總的來說,它們滿足了以甲烷為基礎的生命存在所必需的兩大條件。

    美國航天局的天體生物學家克裏斯‧麥凱表示:“假如這些真的是生命的跡象,那就太令人興奮了,因為這是與地球上以水為基礎的生命毫不相幹的第二種生命形式。”

    科學家認為,當太陽不斷膨脹最終吞沒地球時,氣溫升高的土衛六上將具備理想條件。

    英國開放大學教授約翰‧恰爾內茨基說:“我們認為,生命形成的化學成分已經有了,只需更高溫度來啟動程序。再過40億年,當太陽膨脹成一顆紅巨星時,土衛六上可能會是天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