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鈎吻鮭
| ||||||||||||||||
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Jordan & Oshima, 1919) | ||||||||||||||||
Salmo formosanus Jordan & Oshima, 1919 |
櫻花鈎吻鮭(學名:Oncorhynchus formosanus),其他俗名尚有台灣鮭魚、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台灣陸封型櫻鮭、本邦(泰雅族語:bunban),是位於亞熱帶之台灣唯一的一種溫帶性魚類,也是只產在台灣的特有亞種魚類。
由於櫻花鈎吻鮭的稀有與瀕臨絕種,加上其生活習性迥異於其他魚類,遂得「國寶魚」之美譽。
目錄 |
簡介
鮭魚是溫帶魚類,必須生長在水溫攝氏16度以下的溪流中。而處於亞熱帶的台灣溪流,只有在1500公尺以上的河川上游,才可能找到16度的平均溫,因此,理論上台灣應該不會有鮭魚才對。櫻花鈎吻鮭原來與一般生長在溫帶的鮭魚一樣,有迴游性,會從大海朔河而上回到牠出生的河流上游交配、產卵。雌魚產卵後不久就會死亡,雄魚則順河而下回到大海。魚卵在河流上游孵化後,稍長會再往下游出海,成熟後又回老家交配、產卵,如此循環不已。
大島正滿先生推論,冰河時期,台灣溪流裡的鮭魚,也是這樣來回朔河、生生不息。在大約1萬5千年前,冰河期接近尾聲,由於地殼的劇烈升降,台灣地形隆起,氣溫升高。平緩的河川變為陡峭、短急,櫻花鈎吻鮭無法生存。唯獨大甲溪上游相對上平坦的地形,保存了櫻花鈎吻鮭的生活環境。但是該溪的中、下游水溫又過高,中游在今天的谷關到德基水庫中間又形成一個小斷層,阻止了櫻花鈎吻鮭迴游大海的機會,於是櫻花鈎吻鮭遂成為「陸封性鮭魚」。因為櫻花鈎吻鮭是在冰河時期來到台灣的,所以也被稱為是一種「冰河孑遺生物」。
在分類學上,現存於七家灣溪之櫻花鈎吻鮭被分類為俗名「櫻鮭」的Oncorhynchus masu。Oncorhynchus masu家族主要分佈在環日本海地區,包括日本全島、庫頁島、斯堪地半島南部、東西伯利亞與韓國東部的溪流中與沿海。台灣則是唯一分佈該種魚類的亞熱帶地區。
發現與命名過程
1908年,日本人大島正滿在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到台灣來服務。起先他從事白蟻防治的工作,後來又轉攻淡水魚的研究。1917年,大島到美國史丹福大學跟隨魚類大師喬丹博士攻讀博士。同年,大島的助手青木赳雄在調查宜蘭一帶淡水魚類時,在叭哩沙(今三星鄉)遇到四季社駐在所的津崎友松警察,談到大甲溪上游比亞南鞍部附近的サラマオ社,有一種類似日本國內之鱒魚的存在,津崎後來並送了一尾用鹽醃製的鮭魚標本給青木。青木當下即向正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的大島報告,但是大島當時並無法實際看到該標本,故無法鑑定其種類。
直到1918年大島回到台灣,繪製詳細的魚圖,並敘述其形態特徵為魚身上有「red spots」寄給美國的魚類學大師喬丹博士,共同發表了這個模式標本報告。
1919年6月,大島以日文發表在當時的《台灣農事報》和《台灣博物學報》所記載的學名為Salmo saramao Jordan and Oshima,日文名即為「サラマオ鱒」(Saramao masu)意指是在日領期Saramao駐在所採得的鱒魚標本。而大島與喬丹博士1919年11月於美國發表時[1]( 模示標本報告)學名卻為Salmo formosanus,1919年日文與英文兩報告內容與學名都有差異。
1962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動物系邊克教授等,比較手邊1960年代採自大甲溪上游的五條標本與1919年發表的模式標本(U23059)和其他的Oncorhynchus屬鮭魚而發表一篇學術研究報告<Copeia 1962 No1>認為有關大甲溪上游鱒魚過去報告內容有描述「有牙齒(基鰓骨齒)」、「無牙齒」、「有紅點」、「無紅點」各種形態。因此,邊克教授等人提出研究報告,認為如果這四種不同性狀都屬於同一種魚,那就應歸類為台灣特有亞種 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原報告論點);但該報告認為大甲溪上游不像只存有一種鱒魚,甚至有可能存在過三種不同的鱒魚(原報告內容分析)。
2007年,中央研究院執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第二期計劃(2007年~), 在<尋回散佚在海外的台灣魚類模式標本>計劃內容中,已經把「台灣櫻花鈎吻鮭模式標本」的重新探討,列為計劃重點,希望釐清當年發現史及命名的疑點。
保育工作的展開
日領期天然紀念物 1938年台灣總督府刊行*天然紀念物:台灣高地產鱒 – 撒拉茂鱒 ,隨於1941年將撒拉茂鱒指定公告為天然紀念物一員。二戰後,國內漁業界認為日領期天然紀念物指的是日本櫻鱒亞種。惟,2005年兩岸魚類研討會中,鍾榮峰先生研析《天然紀念物調查報告》內容而提出不同的論點,認為當時的天然紀念物撒拉茂鱒與虹鱒更相似《台灣櫻花鈎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的身世之謎》。
為了對珍貴而日益稀少的國寶魚進行復育的工作,林務局首先在1977年將台灣鮭魚的棲息地劃為「國有林自然保護區」。198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接辦自然生態保育工作,開始對台灣鮭魚實施人工復育及放流工作,以增加溪流中台灣鮭魚族群數量。1997年10月1日,該會更正式成立「七家灣溪櫻花鈎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是目前台灣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以更制度化的方式進行對台灣鮭魚的保育工作。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目前台灣鮭魚已能在雪霸國家公園中的七家灣溪悠遊自在的生活。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年選定部分櫻花鈎吻鮭曾經存在的溪流(司界蘭溪、南湖溪、羅葉尾溪)進行幼魚放流作業,目前已有一定成效[2]。
近年台灣引入虹鱒做為食用魚,因為部分養殖區域與櫻花鈎吻鮭重疊,且有部分個體已出現在野外,對櫻花鈎吻鮭生存可能造成威脅[3][4]。
櫻花鈎吻鮭小檔案
參考出處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遠距教師輔導系統研究群,1998,櫻花鈎吻鮭,見PCK Web [online]。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月7日 [引用於2004年11月1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2]。
- 清華大學櫻花鈎吻鮭網頁製作小組,nd, a,台灣櫻花鈎吻鮭一波三折的命名過程 [online]。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引用於2004年11月1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3]。
- 清華大學櫻花鈎吻鮭網頁製作小組,nd, b,鮭魚家族:台灣櫻花鈎吻鮭的大家族與小家庭 [online]。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引用於2004年11月1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4]。
- 清華大學櫻花鈎吻鮭網頁製作小組,nd, c,台灣鮭魚的被發現 [online]。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引用於 2004年11月1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5]。
- 清華大學櫻花鈎吻鮭網頁製作小組,nd, d,冰河孑遺生物:台灣的櫻花鈎吻鮭是如何遷徙過來台灣島的呢? [online]。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引用於2004年11月1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6]。
- (英文) Kottelat, M. (1996). Oncorhynchus formosanus,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 2006。擷取於2007年3月18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台灣瑰寶:櫻花鈎吻鮭的家
- 孑遺的國寶:台灣櫻花鈎吻鮭
- 櫻花鈎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
- 台灣魚類資料庫
- 櫻花鈎吻鮭
- 論台灣鮭魚身世之謎和正名
- 天然紀念物:台灣高地產鱒 – 撒拉茂鱒
- 海峽兩岸魚類研討會C009篇
- 台灣櫻花鈎吻鮭模式標本再探討
參考文獻
|
Jordan et Oshima)
俗名:台灣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台灣鱒、梨山鱒、大甲鱒、次高山鱒、高山鱒、台灣鮭魚、台灣鮭、台灣陸封型櫻鮭、櫻鮭、石田氏鮭魚、台灣馬蘇麻哈魚、三文魚、本邦 (bunban泰雅族語)、台灣鉤吻鱒
英 名:Formosan landlocked salmon
Taiwan trout
Taiwanese masu salmon
Formosan masu salmon
分 類:鮭目SALMONIFORMES
鮭科Salmonidae
形態特徵:體呈紡綞形而側扁。口端位,口裂大,可達眼睛後緣直下方;成熟的雄魚下頜明顯向上彎曲成鉤吻狀。背鰭軟條數12 -15;背鰭稍後方有一脂鰭;臀鰭軟條數11;腹鰭軟條數9;尾鰭叉形。成鮭體色為黃黑色或黃褐色,頭部黑褐色,身體背側青綠色,腹部銀白色。側線上具有 8~12個橢圓形黑褐色雲紋橫斑,終生不褪;側線上方散佈10-30個小黑點。體被細小的圓鱗,頭部裸出無鱗。
生態習性:櫻花鉤吻鮭已演化成陸封型魚種。性喜冷洌、清澈且水質良好的水域。主要棲息於18℃以下的高山森林溪流。推論是冰河時期遺留在台灣高山溪流的特殊魚種。性兇猛,主要攝食蜉蝣、石蠅、石蠶、搖蚊、網蚊等水生昆蟲及蜂、蟻類等陸生昆蟲,另以蜘蛛、馬陸類為輔食。每年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下旬為其生殖季節,利用岸邊溪流碎石和卵石之河床作為生育地。生殖時游至10-60公分的淺水域中,展開擇地、求偶、配對、產卵等一系列的生殖行為。產卵巢的面積約為0.3平方公尺,其底質多為1-10公分的礫、卵石,抱卵數每尾約200 - 300粒,親魚具護卵行為。颱風帶來洪水,再加上人類不當措施如溪流兩岸農業行為、攔砂壩的阻隔、森林砍伐、遊憩的衝擊,引起棲地很大變化,造成其生存的嚴重威脅,目前只有在嚴格保護的上述水域中才可見到稀少的族群。
棲地分布:棲息在淡水環境,屬初級性淡水魚。僅分布於武陵地區的七家灣溪及高山溪。台灣地區特有亞種。屬瀕臨絕種魚種,是受保育的種類。
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
|
從高處鳥瞰整個「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所在的七家灣溪谷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