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少人會把「我壓力太大,最近常胃痛…」或「我不能吃這個,因為會胃痛…」掛在嘴邊,可是什麼是胃痛?真的是「胃」在痛嗎?根據醫生的說法,在腸胃科的門診中,主訴(病患對自己身體不舒服的陳述)為胃痛的人相當多,是一個很通俗且常見的問題。但「胃痛」真的是「胃」有問題嗎?還是另有原因?

 事實上,「胃痛」一詞常會誤導醫生與病患本身。首先會被誤認為是「胃」這個器官有毛病;其次,「胃痛」不見得是痛,除上腹部不舒適外,還可能伴隨其他症狀,這些症狀是用來判斷疾病的重要表徵,如果病患將焦點集中在「胃」上,可能會延誤到其他潛在性疾病的診斷。

 因此,不要因為上腹部疼痛就以為是胃痛,有可能是其他臟器所引起的疾病,比較正確的說法是以疼痛的位置為主,例如:左上腹疼痛或左上腹不適,並將疼痛的時間,如飯後一小時、空腹等,及所伴隨的症狀做完整說明,如打嗝、脹氣、胸悶、噁心、嘔吐等,以便於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確認「胃」痛的步驟:

Step1.確認疼痛的位置

 胃位於上腹部,胸骨下方凹陷、肚臍上方(靠近心窩處)處。如果將肚子劃分為四個區域來看,左側偏中上的部分這一況區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過,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腸、膽、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還需要以疼痛的時間、伴隨症狀等,做為判斷的準則。

Step2.確知疼痛時間

 胃痛是發生在餐後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後?或在過飢過飽、暴飲暴食等狀況下發生的。由於胃不適大多與進食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從飲食的時間、習慣、內容、種類等做為辨別的準則,也較有準確性。

Step3.分析伴隨症狀

 胃不適伴隨症狀繁多,如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由於每種疾病表現的症狀不同,如果伴隨胸悶燒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狀,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隨空腹疼痛、飽脹餓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狀,可能是胃潰瘍,但如果覺得左上腹疼痛,伴隨的卻是打嗝、黃疸、發燒等症狀,與胃可能無關,或是膽囊的問題。因此,不能忽視腹痛外所伴隨的各項症狀。

Step4.到醫院詢問或檢查

 如果情況複雜,難以判定是哪個位置不舒服、及發作的時間與疼痛的性質,到醫院請醫師幫忙診斷與檢查,是最直接且準確的方法。

 宏恩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譚健民醫師建議,認為自己有胃痛的人,最好不要以為上腹部一痛就斷定為「胃痛」,急急忙忙到藥房買胃藥;或是一到醫院診察,就告訴醫生自己是「胃」痛,這樣可能會造成誤診或是延遲病情,最好以疼痛的位置及症狀的表徵來形容病況,在經全盤的診斷後,才能認定是否為「胃」的問題。
 
胃痛 不等於胃酸過多

 胃痛不等於胃酸過多,許多人每逢腸胃不適常自行服胃藥解決,但這種用藥習慣卻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醫師指出,腹痛的部位、型態不同,可能反映的疾病或器官問題也不同,民眾不宜自行診斷、用藥,以免延誤治療。

 由於現代人生活緊張,胃痛、腸胃不適問題很常見,許多民眾也覺得肚子痛沒什麼大不了,吃吃胃藥即可;不過,上腹部疼痛可能反映的問題很多,不一定是單純的腸胃疾病,腹痛的部位、型態都是醫師診斷重要的參考,需經專業判斷澄清。

 以腹痛為例,上腹部疼痛可能是胰臟炎,腹部後兩側疼痛則可能是腎臟疾病,而女性腹痛除了胃腸毛病,也需將骨盆腔發炎一併考慮;而吃飯前腹痛可能是消化道潰瘍,飯後才痛則可能是胃或肝、膽疾病。他表示,固定部位疼痛可能與腹部臟器有關,而絞痛或游移部位的疼痛,則多屬腸道問題。

 膽結石患者常有飯後脹氣症狀,許多患者一痛就吃胃藥,最後痛到不行才就醫時,幾乎整個膽囊壞死,延誤治療情況相當普遍。

 萬芳醫院藥劑部主任陳香吟表示,胃藥不是萬靈丹,制酸劑在空腹使用,中和胃酸的效果只能維持30分鐘;若飯後一小時吃,中和胃酸效果可維持3小時。她提醒,腎臟病或心臟病患服用制酸劑時應特別注意鉀和鎂的含量,而尿毒症患者因腎功能不全,對重金屬排出困難,應特別避免服含鋁鹽的胃藥;高血壓、心衰竭或需限鹽的患者,則需注意制酸劑中的鈉含量,以免影響慢性疾患病情。

胃藥多服 顧胃反傷胃

 不要再把胃藥當「味素藥」!國人認為西藥傷胃,多要求醫師同時開胃藥,以保護腸胃、減少腸胃不適;不過,醫師警告,臺灣的「胃藥文化」讓許多人長期、不當服藥,不但容易延誤治療,服胃藥過量恐導致體內酸鹼值失衡,抑制鐵質吸收,甚至影響腎功能,民眾不宜輕忽。

 胃藥堪稱國人吃最多的藥物之一,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安寧療護科主任陳曾基指出,根據健保資料,醫師開出的處方箋每2張就有一張含制酸劑,光是民眾從門診領的胃藥費用,每年就達20億元,這還不包括民眾自行在外購得的胃藥;且其中只有8.7%開給腸胃疾病患者,顯示多數胃藥用在非腸胃疾患身上,與其他藥品併用。

陳曾基指出,制酸劑為老藥、價格便宜,在健保給付及病患主動要求的情況下,造就了臺灣獨特的胃藥文化。不過,吃這麼多胃藥究竟有沒有效?陳曾基認為,醫師開給胃藥或有助於減輕用藥不適,增加病患服藥順從性,但是,胃藥提供的短暫舒適或安全感,卻可能掩蓋了疾病的警示及徵兆。

一名66歲的周老先生因間歇性上腹疼痛,以為是腸胃不適,自行服用親戚治潰瘍的胃藥,不過,服藥一個多月後症狀加劇,經內視鏡及超音波檢查才發現,患者已屬晚期胃癌,且有肝轉移,只能接受保守治療。這是馬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王蒼恩最近接獲的實例,王蒼恩表示,一般人多認為,胃藥可保護腸胃,多吃無礙,但是民眾自行服藥改善症狀,最怕就是未對症下藥,延誤治療;再加上腹痛型態很多,民眾自以為是胃痛,吃再多胃藥都沒有用。

另外,胃藥與其他藥物併服也可能有藥物交互作用,他指出,由於制酸劑多屬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碳酸鈣等偏鹼性成分以中和胃酸,鎂、鈣等成分都可能影響其他藥物吸收,更嚴重的是,長期服用制酸劑者,因胃酸遭中和,腸胃道酸鹼值改變,最直接影響的就是鐵質吸收。他表示,鐵質吸收需要酸性環境,部分貧血女性在服鐵劑同時吃胃藥,吃了等於白吃;而胃腸道太鹼,也易造成鈣沈積,胃藥當飯吃恐使結石機率增加,腎功能不佳者應特別小心。

醫師強調,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民眾不能再把胃藥當「味素藥」,認為多吃無妨。醫師指出,胃藥主要用來改善症狀,有腸胃不適者服用胃藥不宜超過2周,若用藥後症狀未改善或停藥後仍有不適症狀,一定要就醫查明病因;而需長期服藥者務必在醫師診斷下使用,以免不當用藥,未蒙其利先受害。

胃藥能不吃就不要吃

 許多民眾有吃藥顧胃的習慣,但是醫師指出,胃藥不是萬靈丹,能夠不吃就不要吃,因為藥的作用不只一種,第二種就是副作用,想想看,服用胃藥,是為了解決胃部的問題,還是只是一種習慣。

 一般人常說的胃藥,通常是指在藥房購買的制酸劑,含有鋁鹽、鈣鹽、鎂鹽、或是鋁鎂混合製劑,也是俗稱的胃片、胃乳,可以產生酸鹼中和的作用,減緩胃部的不適與疼痛。

 中興醫院藥劑師吳淑娟表示,正常情況下,胃酸分泌是為了消化食物,但是不當的刺激,使得胃酸分泌過多,造成胃壁強烈收縮與痙攣,甚至侵蝕胃部的粘膜而造成潰瘍。潰瘍長期浸泡在胃酸之中,容易惡化,此時服用胃藥能夠中和胃酸,並在潰瘍表面形成一層薄膜,讓潰瘍逐漸好轉。

 制酸劑的選擇則是依據其酸鹼緩衝能力,鈉含量及其副作用來作決定。一般來說,液體狀的胃乳,可以直達胃部中和胃酸,效果最迅速,常用於胃痛發作時或飯前服用。粒狀的錠劑效果較慢,大部份需要嚼碎來增加藥品與胃酸接觸的表面積,就可提高其有效性。嚼碎的藥物在胃中迅速的崩解,達到中和胃酸的功效,通常是飯後半小時到一小時服用效果最好,一般藥效通常可以維持一~三小時。

 一般市面上販售的「胃散」,中和胃酸的速度很快,胃痛的人可以馬上獲得舒緩,但實際上胃酸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反彈回去,反而更刺激胃壁,而胃散的成份為碳酸氫鈉,心臟病及高血壓病患也較不適合。

 此外,副作用還包括:可能會使胃內酸鹼值持續升高,造成胃腸細菌過度生長;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如胃乳片中含鋁成分吸收及磷酸的減少問題,本身也會造成便秘;而鎂過多反而促成腹瀉。

 一般民眾認為吃藥會傷害腸胃,所以吃胃藥的目的是要保護胃部,吳淑娟說,病患如因怕消炎止痛類藥物容易刺激腸胃,可以利用鹼性食物,如蘇打餅乾來減少腸胃刺激。

 生活壓力大、情緒緊張或作息不正常的人,較容易發生胃腸不舒服的情形,不論你選擇的是胃藥的口味或制酸能力,若服用胃藥二、三天,症狀還不能緩解時,一定要就醫診斷,不要私自服藥,以免忽略了重大疾病的徵兆。此外,保持正常作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則是保持腸胃健康的不二法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lv 的頭像
    tslv

    ❤ 愛分享 ❤ :: 隨意窩 Xuite日誌

    ts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