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俗稱糞口蟲,長約一公分的白色小蟲,雌蟲常在晚 間爬到肛門口產卵,刺激肛門和會陰周圍產生局部搔癢 ,如用手抓肛門,蟲卵可沾黏在手指頭,無意中吃入 蟲卵,造成另一次感染;感染蟯蟲的小孩因肛門搔癢而 感到精神不安、緊張過度、影響睡眠和身心發育,有時 會導致胃口不好、消化不良;有些小孩會有夜尿、磨牙 、腹痛、噁心嘔吐等現象,雌蟲偶而可爬入陰道、子宮 、輸卵管及腹腔或進入膀胱及闌尾(俗稱盲腸),形成 以上部位發炎。 &蟯蟲防治方法: (一)、個人方面: 隨時注意洗手,尤其是手指頭和指甲縫的清洗 ,不要用髒的手抓吃的東西吃。 淋浴比盆浴好,因為蟲卵可沾黏於浴盆成為傳 染源。 常常修剪短指甲,不要吸吮或吃手指頭。 擦淨肛門周圍,不要用手抓肛門。 (二)、家庭方面: 衣物及小孩玩具需要勤加洗滌,最好以熱開水 燙洗或浸泡於肥皂水1天,並在陽光下曝曬4小 時以上。 便後隨即清洗便桶座板。 以濕拖把代替掃帚,以濕巾代替毛帚清潔地板 及桌椅。 摺疊棉被不要過分用力。 食物需加蓋,或存放於冰箱或廚子裡。 勿生食,多吃含纖維的蔬菜、水果。 小孩不要穿著開襠檔褲或寬鬆的褲子,最好改 穿緊身棉內褲。 小孩最好單獨睡一張床。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child-health.org.tw/images/r.gif&width=13&height=10) |
現已少見的蛔蟲、鉤蟲 |
|
幾十年前台灣環境衛生差,孩子肚子裡有寄生蟲的比比皆是,所以吃驅蟲藥是有其必要。當年蛔蟲、鉤蟲等等寄生蟲非常常見,這些腸道內寄生蟲造成很多孩子肚子大大,手腳卻是瘦瘦營養不良。隨著經濟發達,下水道系統興建,個人衛生習慣改善,孩子接觸泥土機會減少,這些因素使得許多腸道寄生蟲傳染的途徑中斷,現在台灣已經很少看到孩子有蛔蟲、鉤蟲感染,所以也不需要每個孩子去吃驅蟲藥了。 |
|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child-health.org.tw/images/r.gif&width=13&height=10) |
造成屁股癢癢的蟯蟲仍非少見 |
|
蛔蟲、鉤蟲感染人類的途徑,乃是孩子不小心經口吞食了潮濕溫暖泥土中的蟲卵,蟲卵進入人體後孵化為幼蟲,最後成蟲寄生於腸道。所以孩子不接觸到有這些蟲卵的泥土就不會感染。 蟯蟲的生活史卻不相同。蟯蟲的雌蟲會產卵在肛門的附近,造成屁股癢。當手去屁股抓癢,蟲卵就附著於指甲縫,手沒洗乾淨又拿了食物或是有吸吮手指習慣的孩子,很容易就將蟲卵吃進去,蟲卵孵化後成蟲寄生於腸道中。因為不需要經過蟲卵在泥土孵化的過程,所以即使現在環境衛生已經改善了許多,還是有不少的孩子有蟯蟲感染。
|
|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child-health.org.tw/images/r.gif&width=13&height=10) |
肛門貼紙是檢查蟯蟲最好的辦法 |
|
要知道有沒有蛔蟲、鉤蟲感染是檢查糞便裡有無它們的蟲卵。蟯蟲則因為雌蟲跑到肛門產卵,蟲卵常附著於肛門,所以在孩子一早起來還沒大便擦屁股前,用貼紙黏一下肛門口附近的皮膚,若有蟲卵就可以留在透明膠帶上,用顯微鏡檢查就可發現。此方法簡單又檢出率高,所以建議幼稚園或是小學的孩子做此檢查。 |
|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child-health.org.tw/images/r.gif&width=13&height=10) |
蟯蟲治療很簡單 |
|
假如孩子檢查出有蟯蟲感染,家長也用不著驚慌。蟯蟲成蟲的蟲體僅約一至二公分長,寄生在腸道內通常並不像蛔蟲、鉤蟲會吸取過多營養而使孩子出現貧血或是營養不良的狀況,大部分只是夜晚雌蟲在肛門造成屁股癢睡不好,少部分的女孩子則因蟲子由肛門跑到尿道口,使得會陰部也發癢。 口服驅蟲要很容易就能將蟯蟲趕出體內。不過若是有蟲卵留在內褲上,孩子又去碰觸了,就可能再吃進口中而再度感染。所以吃驅蟲藥時內褲最好丟棄或煮沸洗淨。
|
蟯蟲感染 (Pinworm)
疾病症狀
-
肛門會癢及發炎。
-
在糞便中偶爾可見白色線狀小蟲。
-
晚上在孩子肛門四周亦可能看到。
注意事項
-
如果看到蟯蟲,或小孩的肛門經常在癢,全家應去看醫生,以確定是否感染蟯蟲。若有人感染,全家都要治療。
-
要注意衛生,上完廁所、摸過寵物或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指甲要剪短。
-
床單、枕頭套、睡衣、內衣、被套要常換,以高溫或滾燙的水來洗,並且要熨燙以殺死蟯蟲及其蟲卵。
-
如果有養寵物要找獸醫打蟲。
蟲卵採取方法
-
蟯蟲常在夜間爬行肛門周圍排卵,在早上起床後立即採卵,效果最好(請在晨起大便前粘取)。
-
拿起學校發放之蟯蟲檢查貼紙,撕開浮貼膠紙,用上膠面(即藍色圓圈)對準肛門,以手指用力壓貼,重新粘上浮貼膠紙,即完成第一天的採集。
-
第二天以相同方式採集檢體。
兩歲以下兒童 不宜 吃驅蟲藥 我看到的資料顯示, 驅蟲藥傷肝, 小小孩的肝無法代謝裡面的成分, 聽說可以吃"狗尾草燉雞湯",也有驅蟲開味的功效.
可以在夜裏寶寶熟睡的時候,十二點左右的時候,拿手電筒照寶寶的肛門,如果有蟯蟲的話,會看到白色的小蟲子在肛門附近爬,如果確定有的話,就要去吃打蟲的藥了。
一、驅蟲治療: 1.本咪唑類化合物 均有療效。如丙硫苯咪唑即腸蟲清400mg-劑療法,治癒率幾乎達100%,但蟯蟲病容易自身重復感染,故在治療後2-4周,應再重復治療1次。 2.苄酚寧(商品名撲蟯靈)兒童每公斤5mg,成人總劑量不超過250mg,睡前頓服(葯片不可咬碎),為了防止復發,間隔14日後再服一劑,療效佳,副作用少,偶有惡心、嘔吐反應。 3.噻乙吡啶 成人劑量為250mg,兒童劑量按5mg/kg,半空腹1次頓服,有顯著驅蟯效果。 二、一般治療: 每晚睡前洗凈肛門周圍皮膚後,用10%氧化鋅軟膏、2%白降汞軟膏、10%鶴風油膏或蟯蟲葯膏(含百部浸膏30%,龍膽紫0.2%等)塗布肛周圍皮膚上,有殺蟲、止癢作用。 蟯蟲在人體內壽命一般不超過2月,若能避免重復感染,則不用葯物治療亦可自愈,葯物治療即使效果比較滿意。但療效不能鞏固 ,這與自身再感染有關,故必須結合預防,若能每日換洗襯褲及床單則可不治自愈。
主要是化驗有沒有蟲卵。 蟯蟲病常是引起小兒肛門瘙癢的常見原因之一,蟯蟲病是一種腸道寄生蟲病。蟲體在腸內不同的發育階段,可刺激腸壁及神經末梢,造成胃腸神經功能失調。臨床常見的症狀有: 1、肛門周圍或會陰部瘙癢:是由蟯蟲產生的毒性物質和機械刺激所產生,夜間尤甚,影響睡眠,小兒哭鬧不安。由於奇癢抓破後造成肛門周圍皮膚脫落、充血、皮疹、濕疹,甚而誘發化膿性感染。 2、精神症狀:由於寄生蟲在體內排出的代謝產物,導致精神興奮,失眠不安,小兒夜驚咬指等。小兒的異嗜症狀,蟯蟲病患者最為常見,如嗜食土塊、煤渣、食鹽等。 3、消化道症狀:蟯蟲鉆入腸粘膜,以及在胃腸道內機械或化學性刺激可引起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潟等症狀。 4、其他症狀:由於蟯蟲的異位寄生所引起,如:陰道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等。也可侵入闌尾發生闌尾炎,甚止發生腹膜炎。 【診斷】 如肛門周圍或會陰部經常奇癢,患兒夜間煩燥不安時,應注意有蟯蟲病的可能,若能查到蟲體、蟲卵即可確診。 一、蟲卵檢查法:由於蟯蟲特殊的產卵習性,糞便中蟲卵檢出的陽性率為5%以下。肛門外蟲卵檢查法有: 1、擦拭法:將棉拭子先置於消毒生理鹽水中,用時擰幹,擦拭肛門周圍,在滴有50%甘油溶液的載玻片上混勻後進行鏡檢。也可應用牙簽的扁頭插入有50%甘油或1%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潤,然後用其刮拭肛門周圍皺褶,將刮拭材料用蓋玻片刮下,塗在載玻片上滴50%甘油或1%氫氧化鉀1滴鏡檢。 2、漂浮法:用棉拭子置於生理鹽水中,擠幹,擦拭肛門周圍,然後將棉試子放入有飽和鹽水的試管中,充分振蕩使蟲卵洗入鹽水內,再漂浮集卵進行鏡檢。 3、透明膠紙粘拭法:早晨排便前用透明膠紙粘拭肛門周圍皮膚,在顯微鏡低倍鏡下檢查,連續3次,陽性率可達79.4%。該法簡單,適合普查時應用。 二、蟲體檢查法:患兒入睡後1~3小時檢視肛門,如有蟲體爬出,可用鑷子挾住放入有酒精的小瓶中保存。因為蟯蟲不一定每晚都爬出排卵,需要連續觀察3~5天。 【治療】 由於蟯蟲病患者是本病的傳染源,蟯蟲病又極易自身感染、接觸感染、吸入感染等。這樣蟯蟲病易廣泛流行,以及在分佈上具有兒童集體機械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的特點,因此在治療上應同時集體服葯治療,以達到根治的目的。 一、局部用葯: 1、用2%白陳汞軟膏,或10%氧化鋅油膏塗抹肛門,既可止癢,又可減少自身重復感染。 2、用0.2%龍膽紫和3%百部葯膏擠入肛門內少許,連續應用數天。 3、六神丸塞肛治療:中葯六神丸,7歲以下者5粒,8歲以上者10粒,每日1次,共5天,治癒可達97.1%。 4、灌腸法:食醋加水3倍,每晚直腸灌注50~60ml,連續3~5天。中葯灌腸:生百部30g,烏梅15g,加水300ml,煎至100ml,用50~100ml保留灌腸,每晚1次,5~10次為一療程。 二、口服葯物: 1、甲苯咪唑(安樂士)是近年來臨床廣泛應用的廣譜驅蟲葯之一,口服後5%~10%的劑量以腸道收,絕大部分從糞便中排出,單劑1片(100mg),在2周或4周後分別重服1次。孕婦盡量避免使用。 2、速效腸蟲凈(復方甲苯咪唑)除含有甲苯咪唑100mg外,還含有左旋咪唑25mg。成人2片頓服,1周後蟲卵陰轉率達98.5%。 3、腸蟲清片,主要成分阿苯達唑,通過抑制寄生蟲腸壁細胞的漿微管系統的聚合,阻斷蟲體對多種營養及葡萄糖的吸收,導致寄生蟲能量之耗竭,致蟲體死亡。該葯除殺死成蟲及幼蟲外,並使蟲卵不能孵化,服葯方法:兩歲以上兒童及成人頓服2片(400mg);1~2歲者服1片;1歲以下者及孕婦不宜服用。 4、中葯:使君子,去外皮,炒熟。日劑量每歲1g(一粒半),1日3次分服,共服3天。服後不能飲水,以免發生呃逆。若與百部等量服用則效果更佳。
|